《法句经故事》双品 (9) – 难陀长老的故事(之1)
「就像屋子」这堂法的开示是导师住在衹陀林时所讲,关系到难陀尊者(Āyasma Nanda)。
转动至上法轮后,导师去到王舍城,住在竹林精舍。当时,净饭大王(Suddhodana Mahārāja)一个接一个地派了十个使者,每个都带了一千个随从,说:「把我的儿子带来给我看一看。」后来,他们去到那里,所有人都成了阿罗汉。迦留陀夷长老(Kāḷudāyi Thera)也成就了阿罗汉。知道是时候请求导师前去时,他赞叹路途上优美的风景,然后带引导师及两万个漏尽者(阿罗汉)随众前往迦毗罗卫城。于其地,在亲戚前来聚集时,导师即以莲花雨(pokkhara vassa)这个因缘,说了《维山达拉本生经》(Vessantara Jātaka)。隔天,他入城托钵,向父亲说了「应当勤奋不放逸执行(托钵)……」这个偈子(《法句经》偈168),让父亲证悟了须陀洹果,再向姨母大爱道(Mahāpajāpatī)说了「应当细心地执行(托钵)……」这个偈子(《法句经》偈169),让她证悟了须陀洹果,及让国王证悟了斯陀含果。用餐后,以罗候罗母的功德这个因缘,他说了《月紧那罗本生经》(Candakinnarī Jātaka 485)。第三天,那是难陀王子灌顶登基为王、入住新屋、结婚的吉日。当这些正在进行时,导师进来托钵,然后把钵交到难陀王子的手中。祝福他吉祥后,导师就起身离去,没有从难陀王子手中拿回钵。因为尊敬如来,难陀无法说「尊者,请拿回您的钵。」但是他想:「他会在楼梯顶拿回钵。」但在那里导师也没有拿回钵。他就想:「他会在楼梯底拿回钵。」但在那里导师也没有拿回钵。他就想:「他会在皇宫广场拿回钵。」但在那里导师并也没有拿回钵。王子很想要回去,但因为恭敬导师,所以虽然不情愿还是跟着导师走,就是无法说:「请您把钵拿回去。」只是边走边想:「他会在这里拿回去,他会在那里拿回去。」
那时后,其他女人见到他这样,就去通知(其未婚妻)国美王妃(Janapadakalyāṇī):「公主,世尊把难陀王子带走了,他要让妳失去他。」脸上流着泪、头发未梳好,她急忙赶过去,说:「尊贵的王子,请您赶快回来!」听见她的话,他的心就像要停下来了。但是导师还是没有从他手中拿回钵,一直把他带到寺院里,说:「难陀,你要出家吗?」因为尊敬佛陀,他没有说「我不要出家」,而说:「是的,我要出家。」导师说:「那么,你们就剃度难陀给他出家。」如此,导师去到迦毗罗卫城的第三天,难陀就出家了。
第七天,罗候罗母为王子(罗候罗)打扮后,叫他去找世尊,说:「亲爱的,你看,那个受到两万个沙门围绕、身体金黄色、长得像梵天神一样的沙门,他就是你的父亲。他曾经拥有(四个)很大的宝瓶。但从他出家那天起就不见了。你去向他要求遗产,说:『亲爱的,我是王子。灌顶后,我将成为转轮圣王。我需要财富。请给我财富,因为儿子是父亲曾经拥有的财富的主人。』」王子去到世尊面前时,对父亲生起了亲切感,心里很高兴,说:「沙门,您的影子很舒服。」以及说了许多他自己所懂、适当的话。世尊用完餐,给了随喜开示后,就起身离开。王子跟着世尊走,说:「沙门,把遗产给我。沙门,把遗产给我。」世尊没有叫王子回去。其他人都无法阻止他跟着世尊去。所以他跟着世尊来到了榕树林。
当时,世尊想:「这孩子想要父亲所拥有的财富。这些财富总有一天要毁坏的。我要把我在菩提树下得到的七种圣财(sattavidhaṁ ariyadhanaṁ)给他。我要让他成为出世间遗产的主人。」当时,世尊就向舍利弗尊者说:「那么,舍利弗,你就剃度罗候罗王子出家。」长老就剃度王子出家。然而,王子出家后,他的爷爷净饭王感到很痛苦。他无法忍受,就向世尊哭诉,请求说:「尊者,如果尊者们不剃度没有得到父母允许的孩子出家,那会很好。」世尊批准了他的请求。隔天,当世尊用完餐后坐在皇宫里时,国王坐在一旁,向世尊说:「尊者,在您修苦行时,有个神来找我,说:『你的儿子死了。』我拒绝相信他的话,说:『在没有达到证悟之前,我的儿子是不会死的。』」「现在你怎么会相信呢?在以前,当别人拿(羊的)骨头给你看,说:『这是你儿子的。』你也都不会相信。基于这件事,世尊讲了《大护法本生经》(Mahādhammapāla Jātaka)。{这部本生经裡有许多个偈子}偈子 诵完时,国王证悟了阿那含果。如此让父亲证悟了三个圣果后,世尊在比丘世尊在比丘僧团的围绕下,再次去王舍城。世尊曾经向给孤独长老承诺,只要衹陀林一建好,他就会去舍卫城。不久之后,他收到讯息说该寺院已经建好了,他就去衹陀林住。当世尊住在衹陀林时,难陀尊者(对出家生活)感到不满意,因此他告诉其他比丘们这件事,说:「贤友,我不喜欢过梵行生活。我不能再继续过梵行生活。我要舍弃(比丘)戒,回到低等的居家生活。」
世尊听见这件事,就招来难陀尊者,如此说:「难陀,据说你向许多比丘这么说:『贤友,我不喜欢过梵行生活。我不能再继续过梵行生活。我要舍弃(比丘)戒,回到低等的居家生活。』那是真的吗?」「是的,尊者。」「难陀,为什么你不喜欢现在所过的梵行生活,不能再继续过梵行生活,要舍弃(比丘)戒,回到低等的居家生活?」「尊者,在我离开家时,我的前妻释迦女国美王妃的头发只梳到一半,跑来请求我,说:『尊贵的王子,请您赶快回来!』尊者,因为想起这件事,我不喜欢过梵行生活。我不能再继续过梵行生活。我要舍弃(比丘)戒,回到低等的居家生活。」
当时,世尊捉住难陀尊者的手臂,用神通带他去三十三天界(忉利天)。在半路,他指给难陀尊者看,在一个被火烧的田地里,在一个被烧焦的树桩上,坐着一只在火灾里失去了耳朵、鼻子和尾巴的贪心母猴子。来到三十三天时,他带难陀尊者去看服侍帝释天王的五百个天女,她们的双足是粉红色的。世尊让难陀尊者看了这两个景象后,再问他:「难陀,你认为谁比较美丽、好看、迷人,是释迦女国美呢,还是这五百个双足粉红色的天女呢?」他听后说:「尊者,和这五百个天女比起来,释迦女国美就像那只没有耳朵、鼻子和尾巴的母猴子。她还不及她们的一分,乃至一分中的一分。这五百个双足粉红色的天女的确比较美丽、好看、迷人。」「难陀,快乐起来。难陀,快乐起来。我保证你会得到五百个双足粉红色的天女。」「尊者,如果世尊保证我会得到五百个双足粉红色的天女,那么我就会很快乐地过梵行生活。」当时,世尊捉住难陀尊者,从该处消失,出现在衹陀林里。不久后,比丘们听到这样的消息:「据说,世尊的弟弟、姨母的儿子难陀尊者是为了得到天女才过梵行生活的。据说世尊保证他会得到五百个双足粉红色的天女。」
因此难陀尊者的比丘朋友们视他为雇用工和生意人,教训他说:「据说难陀尊者是个雇用工。据说难陀尊者是个生意人。他是为了得到天女才过梵行生活的。据说世尊保证他会得到五百个双足粉红色的天女。」
。。。。待续